
图:精神航空顾客投诉率在美国最高 摄影:Joe Raedle/Getty Image
彭博商业周刊报道:这家蓬勃发展的美国航空公司“摧毁”你的膝盖,飞机上一杯免费水都见不着,恼人的一系列收费项目让人头晕目眩,还严格执行首席执行官所谓的“褶边控制”——欢迎来到精神航空(Spirit Airlines )。它成就了一个商业成功和客户的不满看似矛盾的故事。
经营理念 低票价是王道
这家公司的经营理念是这样的:在航空旅行中,价格为王。不管乘客怎么抱怨(是的,精神航空收到的投诉比其他航空公司都多得多),乘客还是会因为价格便宜而回来。“越是压低价格,越是能刺激客流。”精神航空首席执行官Ben Baldanza,是航空业界的资深人士,曾经为5家大型航空公司工作过,2005年加入精神航空。他说,“这个理念有很多优点。”
这项想法来自于低成本的理念:便宜的票价,高昂的额外收费,这种商业模式把票价尽可能地压低,通过增加额外的收费项目来盈利:零食、手提行李、座位选择都要收费(精神航空避免使用“收费”这个词,而更喜欢用“附加服务”)。这家公司的平均票价已经从2008年的94.24美元,降低到了去年的79.43美元。同期,航空公司从每位乘客身上获取的非机票收入已经从低于19美元,飙升到了54美元。尽管收费项目大行其道,精神航空说,它的总价仍然最低,在同等航程的情况下,精神航空只要102.02美元,而美国西南航空是125.65美元,达美航空是152.97美元。
压低成本 挑战座位密度
尽管因为冬季暴风雪,航班取消数量增长了4倍,周二,精神航空公布第一季度的收益为3780万美元,每股价格高于预期。相比2013年,机票销售增长了18%,达4380万美元。今年8月,精神航空计划开通堪萨斯城的航线以及休斯顿出发的航班,以新增它的网络。
从布达佩斯到雅加达,超低成本模式已经在商业上证明了它的成功。在美国,特别是美国航空界新的四大阵容提升了票价,削弱了竞争之后,它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。精神航空挑战成本和机上空间的手段之一,就是增加座位密度:在空客320飞机里装178个座位,比你在捷蓝航空(JetBlue Airways)以及美国联合航空(United Airlines)坐的同型号飞机多28个。
除了这种让顾客膝盖酸疼的、最大化利用空间的布局,精神航空的每架飞机每天要飞行近13小时,这些让精神航空的座位里程成本(cost per seat mile)全行业最低。低成本也意味着精神航空的乘坐体验极其糟糕。 Baldanza 指出,精神航空的研究表明,在这种商业模式中,大约一半的乘客为了超低票价,要付出尊严受辱的代价,而另外一半甚至对这种体验感到愤怒。Baldanza 说,“他们(后者)想要腿部的空间,还想要罐可乐,不过他们仍然想要省钱。”

图:精神航空利润率全行业最高。 摄影:Joe Raedle/Getty Image
夹缝中起步 逆境中反超
精神航空的雄心也很大。它约占美国航班每周上座率的1.4%,它的目标是到2022年,把份额扩大到5%。那时,它的机队将扩充到143架空客飞机。但是这些数据淡化了精神航空起步时的机会主义。达拉斯沃斯堡国际机场是全球最大的航空公司——美国航空(American Airlines)的主场。2011年精神航空在达拉斯开始了一天两班的服务,当时业界很多人预测,美国航空会像碾死一只虫子一样轻松干掉它。但是在市场方面,它的服务对象和那些提供全方位服务对手的重叠很少。现在,精神航空是达拉斯沃斯堡机场的第三大客运服务商,紧随美国航空、达美航空。去年夏天,精神航空的直达航线有24个,一度超过达美航空。
“我们不想窃取其他公司的客流,”Baldanza周二公布财报时说,“坐我们公司飞机的人,如果不是因为票价便宜,是不会坐飞机的。”
去年,精神航空创造了美国航空业上最高的利润率——17.1%。击败了另一家超低成本运营商忠实航空( Allegiant Travel)15.5%的利润率,更高于达美航空9%的利润率,而达美航空在传统的运营商中已经算是财务状况最好了的。精神航空也没有负债,宁愿出租其飞机和劳德代尔堡(Fort Lauderdale )机场附近的办公室。 精神航空的配套销售占总收入的比例的40%,而配套销售在忠实航空(Allegiant)只占33%,在欧洲最大的同类航空公司——瑞安航空(Ryanair )占24%。自2011年年中公开发行每股12美元的股票以来,精神航空的股票上涨了388个百分点。
以上的数字故事让这家公司成为了华尔街的宠儿。沃尔夫研究中心的分析师 Hunter Keay说,“这是我见过的在这个行业中最了解自己的团队,它知道什么促使消费者进行选择。”
不承诺改进服务 注重传达品牌理念
精神航空意识到公司不能依赖于那些被票价吸引、下了飞机就冒火的一次性消费者。航空公司的成功需要做长久买卖。Baldanza 在上个月的采访中告诉我,“我想要保持业务持久,因为吸引你去坐精神航空的原因就是票价,我们的票价是全行业最低的。”“所以,你不会再次选乘的原因就是乘机体验太痛苦了,你会说‘不值得’。”
为了先发之人,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,去年秋天,精神航空聘请了一家广告公司,研究怎么样更好地向消费者沟通品牌理念。精神航空想要传达的理念是,飞机这种交通工具和天然气、互联网一样,只是一种工具。没人会在汉堡王点菲力牛排,精神航空业不希望你把拉杆箱免费地塞到头顶的行李舱上,这不便宜也不容易。公司也希望员工在听到乘客抱怨收费和座位狭小的时候,能够更加积极地回应。
Baldanza要求广告团队使精神航空的品牌“更容易让顾客理解”。这意味着传达的信息要让顾客的期待和商业模式更吻合,而不是承诺任何旅行体验的改变或改进。新的品牌宣传将重点放在告诉乘客怎么浏览公司无数的“服务选项”上,并且教大家“经济实惠地做出选择”。
对于第一次乘机的人来说,乘坐精神航空也许不会变得更愉快,但至少可以稍微容忍一点。鉴于其表现,精神航空已经准备在未来几年做更多的宣传。
(注:小标题为译者添加)
《解密美国精神航空“矛盾”成功学》原文地址
更多国际民航资讯,尽在 民航译讯
(